认识世界粮食日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
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为此激励国家、双边、多边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鼓励农村人民,尤其是妇女和最不利群体参与影响其生活条件的决定和活动;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
据报告指出,当前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8.9%,而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报告认为,如果近期趋势持续,世界饥饿人口数量到2030年将超过8.4亿,占全球总人口的9.8%,联合国《2030年议程》中零饥饿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数量的减少量中有近 2/3 归功于我国(自1990-1992年以来已下降44.4%)。
我国已实现千年发展目标1.C.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但因人口基数巨大,仍有饥饿人口。
日前,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发布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院士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袁隆平院士也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忙称。据了解,袁隆平团队今年将在全国推广精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干号”1000万亩,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3月23日举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定了在湖南13个县(市、区)的攻关基地开展以第3代杂交水稻“托底”的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目标是两季总产达到每公顷18吨。近年来,我国稻谷播种面积虽在减少,但其单产却大幅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稻谷播种面积趋于稳定,2019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694千公顷,较2018年下降1.6%。
人口增长将导致粮食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城市扩建、土地质量降低带来的耕地压力。业增产增效的长期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抗灾能力比较薄弱。居民普遍缺乏节约粮食的观念,粮食浪费现象比较普遍。种植的比较收益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迫使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守护粮食 从我做起
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清朝的朱用纯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